一、大赛背景
加强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重大决策。为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引导和帮助学生树立创新意识🦂,培养创新能力,锻造创业精神,临床医学系将于四月份底举行创新创业大赛,为参加校赛、省赛准备🧚🏻♂️。
二👎、大赛目的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创业精神和团队精神🖋,提高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和综合素质,满足以多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为目标的人才培养要求🌏,营造浓厚的学习和实践氛围🥾。
三、大赛主题
创我所想🦿,展我所梦
四👩🏿🎨、活动单位
主办方:沐鸣平台 -《沐鸣官方直营,品质如一】临床医学系
承办方:临床医学系系团总支学生会
五🎀、参与对象
临床医学系全体学生
六𓀆、参与方式
1.学生自行自愿组队,每队3-8人(要求不同专业的组队,可邀请其他系的组队)
2.如若成员不足,可在创新创业大赛群或其他方式寻找队员
3.一个人只能担任一个项目的负责人,但可参与多个项目
七、系赛流程
(一)初赛:
1.3月29日前上交最终版创业计划书和ppt🧏🏿♀️,由青创中心收集上交系部负责老师处;
2.所有项目分成五个小组,由评委小组初步筛选出优秀项目👩👧👨🏿⚕️,推荐15个项目参加系决赛。
(二)决赛
1.时间:4月12下午2:30-5:30
2.地点🦻🏻:创新创业活动中心
3.参赛形式:
(1)参赛项目展示:(6分钟)
以PPT演示形式对自己的团队和项目进行介绍,体现团队合作精神
(2)答辩🧚:(3分钟)
作品展示结束后,评委直接提问🎀,团队中选出一名队员进行作答
(3)评委老师做点评,讨论后决定参赛队伍的获奖名单🏃➡️。
八🫃、奖励方案
一等奖 | 2队 | 荣誉证书+奖品 |
二等奖 | 3队 | |
三等奖 | 6队 | |
优秀奖 | 12队 |
参赛注意事项
1.所有参赛团队必须服从有关赛事的安排。
2.参赛选手不得抄袭他人作品,一经发现立即取消参赛资格。
3.所有参赛者均需准确、完整填写参赛报名表,填写不完整或填写错误将不被接纳👩🏽✈️,由此而发生的任何争议将由参赛者自行负责🚴🏿♂️。
4.本次大赛活动的最终解释权归临床医学系所有
5.评分细则见附件
职教赛道项目创意组评分表
抽签顺序号🤏: 项目名称:
评审要点 | 评审内容 | 打分 | 评委建议 |
创新维度 (30分) | 1. 具有原始创意、创造。 2. 具有面向培养“大国工匠”与能工巧匠的创意与创新。 3. 项目体现产教融合模式创新🥷🏽、校企合作模式创新🎤、工学一体模式创新。 4. 鼓励面向职业和岗位的创意及创新,侧重于加工工艺创新、实用技术创新、产品(技术)改良🔚、应用性优化、民生类创意等。 | ||
团队维度 (25分) | 1. 团队成员的教育🙋♂️、实践、工作背景、创新能力、价值观念等情况👈📛。 2. 团队的组织构架💏、分工协作🦙、能力互补、人员配置、股权结构以及激励制度合理性情况。 3. 团队与项目关系的真实性、紧密性,团队对项目的各类投入情况🛗😵💫,团队未来投身创新创业的可能性情况👳🏽♂️。 4. 支撑项目发展的合作伙伴等外部资源的使用以及与项目关系的情况🕖。 | ||
商业维度 (20分) | 1. 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可行👼🏻,项目已具备盈利能力或具有较好的盈利潜力。 2. 项目目标市场容量及市场前景✍🏿,项目与市场需求匹配情况👨🏽🚀👩🏻🦽、项目的市场、资本、社会价值情况,项目落地执行情况🏰👩🏿💻。 3. 对行业、市场、技术等方面有详实调研,并形成可靠的一手材料🙋🏿♂️,强调实地调查和实践检验。 4. 项目对相关产业升级或颠覆的情况;项目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转型升级相结合情况🧫。 | ||
就业维度 (10分) | 1. 项目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 2. 项目间接带动就业的能力和规模。 | ||
引领教育 (15分) | 1. 项目的产生与执行充分展现团队的创新意识、思维和能力✣,体现团队成员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 2. 突出大赛的育人本质,充分体现项目成长对团队成员创新创业精神、意识、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作用。 3. 项目充分体现多学科交叉、专创融合、产学研协同创新等发展模式。 4. 项目所在院校在项目的培育👋🏽、孵化等方面的支持情况。 5. 团队创新创业精神与实践的正向带动和示范作用。 | ||
得分 |
评委签名🧜🏻♀️: ☎️。 日期:
“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项目公益组评分表 抽签顺序号: 项目名称: 评审要点 评审内容 打分 评委建议 项目团队 (20分) 1. 团队成员的基本素质🥊💆🏽♀️、业务能力🍈、奉献意愿和价值观与项目需求相匹配🪕。 2. 团队的组织架构、股权结构👖、人员结构与分工协作合理。 3. 团队外部资源引用及与项目关系结构清晰,逻辑合理🏸。 创新性 (20分) 1. 鼓励高校科研成果和文创成果在乡村或社区进行产业转化落地与实践应用。 2. 鼓励技术或服务创新🫃🏽、引入或运用新技术在乡村和社区生产生活中的实践应用🛸。 3. 鼓励组织和协作模式的创新或进行资源有效性优化和整合。 实效性 (20分) 1. 项目商业模式设计完整、可行🫘,产品或服务对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乡村振兴和社区治理等社会问题的贡献度。 2. 项目对农民增收、农村组织、社区服务和地方产业结构优化的效果。 3. 项目对促进文化、教育、医疗👳🏽、养老、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等方面的效果💂♂️。 可持续性 (15分) 1. 项目的持续生存能力,在创新研发、生产销售👩🏽🦳、资源整合等方面具备良性成长能力💆🏿♀️。 2. 项目具备模式可复制性、产业可推广性🏄🏿、成果可示范性等🥥。 3. 项目的成长与区域经济发展🤡、地方产业升级高度融合,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适度融合📖🧜🏼♂️。 带动就业 (10分) 1. 项目直接提供就业岗位的数量和质量🧿。 2. 项目间接带动就业的能力和规模🚐。 引领教育 (15分) 1. 项目充分展示了创业团队扎根中国大地了解国情民情,运用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服务社会。 2. 项目充分体现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充分体现思政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机融合。 3. 突出大赛的育人本质💱,充分体现项目成长对团队成员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作用。 4. 项目所在院校对项目发展的支持情况或项目与所在院校的互动、合作情况。 5. 团队创新创业、社会服务精神的正向带动和示范作用。 得分 评委签名: 🟡。 日期✂️: 注: 1.分值为占总分比例。 2.得分为每个要点实际得分👂🏻。 3.评委打分方式一般来说👐🏼,打分区间是[70-100]分,按5分一个分段来衡量,平均分具有如下特征👩🦱: 不参与演讲的小组一般为[60—70)分; [70-75)分项目表现一般👳♂️; [75-80)分项目有一定特色🛌🏿🏂🏻,特色不突出; [80-85)分项目质量较好🙆♂️,有特色; [85-90)分项目有较为明显的特色,有一定竞争力; [90-95)分项目在小组表现突出的🚵🏼♂️👰🏽♀️,竞争力明显; [95-100]分项目为优秀,内容新颖且具有实践性。